引言
在古代历史上,曾出现过众多著名的优秀人物,他们都凭借自己的能力为国家、人民做出了巨大贡献,他们也凭借自己的能力为众人留下了很好的印象,也正是因此才能够被世人称赞,名流千古。说到古代时医术高超的神医,不知大家首先会想到的是谁?相信一些人会不约而同地喊出扁鹊的名字吧。作为医术高超的神医,扁鹊在春秋战国时期,是很反对巫术的,于是带领着弟子在各个国家巡诊,救死扶伤。在这期间建设期间他开启了中医切脉问诊的先河,把自己的毕生所学以及实践经验都写进了多部著作里。只是可惜的是,随着时代的不断变迁,有很多东西都不知所踪,又或者是被埋在了一些地方的地下并没有被发现。不过现在扁鹊流传下来的就只有一本《难经》,他的其他著作都全部失传了,这也让后世的医学界感到很是可惜。
不过这并不是最终的结果,失传这并不代表着这些著作就都消失了,可能它们在世界的某个角落并没有被发现。要说这对于整个医学界来说是巨大的损失。相信大家都知道,文物对国家的重要性,这不仅能够推动社会发展,同时还能让我们了解到更多不为人知的历史。相信扁鹊的的这些医学著作也能够在现代起到重要作用。庆幸的是,直到两千多年后四川成都发现了一座古墓,在这个墓中竟然出出土了扁鹊的9本医书,填补了多项历史空白。那么在这其中还发生了什么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具体了解一下。
扁鹊医术高超
要说扁鹊在最早时就总结出了望、闻、问、切的诊断方法,他在医学上可谓是有着诸多成就。在四诊当中扁鹊最擅长的就是望诊和切诊。而且他也是最早一个将脉诊用于临床的医生,这从虢国太子的病例诊断中就能够看出。早知道当时虢国太子处于昏迷不醒的状态,而扁鹊则通过脉诊的方式来为他诊断,最终判断为是“尸厥”,虽然在表面上患者看起来很相似死亡状态,但患者却并没有真正死亡。
除了脉诊之外,扁鹊在当时还观察到了患者的鼻翼有微动,而且大腿的表面人就是有温度的,最终扁鹊砭针疗法将其救活了。另外,在《扁鹊见蔡桓公》的故事中,也能够看出他那出神入化的望诊技术,扁鹊在初见齐桓侯时,就通过望诊判断出了他身患疾病,不过病情并不是很严重。
对此,他还劝齐桓公能够接受治疗,若是不及早治疗的话,病情还会继续加重,可是齐桓公却不以为然,拒绝了他的治疗。在第二次见到齐桓公时,扁鹊也指出了他的病情已经有所加重了,于是便再次劝阻他接受治疗,以免病情再加重,这一次齐桓公再次拒绝了,而扁鹊的这一行为,也让他感到很是不高兴,甚至觉得扁鹊是在炫耀自己,想谋取更大的利益。
也就是在第三次见到齐桓公后,扁鹊却认为他的病情已经恶化了,若是不及时治疗,最后会很难救治,可齐桓公却并没有理会他。知道最后一次,扁鹊通过望诊,判断出了他病情为重,而且已经到了无法救治的地步,在不久之后,齐桓公就发病了,最终不治身亡了。
四川汉墓出土9部失传2000多年的扁鹊医书
从这里就能够看出扁鹊的高超医术。其实扁鹊在当时能够很好的应用望诊,诊断的水平是很高的,正因为他的精湛医术,被后人誉为是医祖。只是当封建时期结束之后,他的医学著作却随着时间流逝消失无踪。然而,在2013年四川成都正在修建地铁三号线,就在修建过程中,人们发现了一座西汉墓葬群。
面对这样的情况,当地的文物所以及荆州文物局组成了考古队,对这座墓葬群进行了考古新挖掘。通过工作人员的挖掘清理,这座墓中共出现了4座土坑木椁墓。为此,专家们将这个墓葬群称之为是“老官山汉墓”。在这四座西汉时期的墓中,总共出土了将近620多件文物,其中有漆木器、陶器、铜器以及铁器等。
在这次挖掘中,一号墓是双棺合葬墓,分一大一小,是夫妻合葬墓。在这其中出土了耳环、盘等文物,虽然这些文物都已经有上千年时间,但这些古物上的彩色漆仍旧光鲜如新,在底部有着“景”字。根据记载,景曾经是楚国的名门望族。不过在西汉初年,景氏贵族就搬到了关中一带,之后景氏又去到了蜀地,墓主可能与此有很大关系。
在三号墓中出土了医简920支,根据竹简本身的长度,先后顺序以及内容来分析,这些总共被分为9部医书。不过,其中只有一部有名字,也就是《五色脉诊》,而其他的8部并没有名字,根据初步的整理,暂时被定为了《敝昔医论》、《脉死侯》、《六十病方》、《尺简》、《病源》、《经脉书》等,还有一些其他被定名的医书。
有着重要意义
从出土的这9部医术的内容来看,这些医书很有可能是失传已久的中医扁鹊学派经典书籍,这个从《敝昔医论》上能够看的出。这个墓中除了这些之外,竟还出土了人体经穴髹人像,并且还十分完整,另外肢体刻画十分准确,上面还有描绘的白色和红色的经脉线条和血点都是能够清楚看到的,要知道这个人体模型应该是出土最早并且最完整的,在跟出土的经脉医书来对照,这对解开中华医学经脉针灸理论的起源,可谓是有着重要意义。不管怎么说,这些对医学方面肯定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最后,希望那些还没有出现的文物,能够在未来出现在世人眼中,并得到更好的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