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快乐小窝 > 财经科技 >国内临床试验超1000项,全球交易升温,2023新任“卷王”ADC何以狂飙?

国内临床试验超1000项,全球交易升温,2023新任“卷王”ADC何以狂飙?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2023年,在新药研发领域,ADC(Antibody-Drug Conjugate,抗体偶联药物)赛道无疑是最受瞩目的。在生物医药论坛上、在业内人士的言谈中,“ADC”随处可见。而频频发生的巨额交易,不断突破的研发进展,也在业内持续掀起小高潮。

MNC(跨国药企)亦频繁在中国市场“扫货”ADC管线,临近岁末,ADC赛道依然消息频出。据时代财经不完全统计,仅2023年12月,国内ADC赛道就有3个交易动态和多个研发动态。

据医药魔方全球创新药数据库NextPharma不完全统计,截至2023年12月21日,中国创新药License-out(海外授权许可)在国内共计近70笔,已经披露总交易额超350亿美元。(注:数据截至发稿日期,本文仅统计国内转国外创新药交易,技术平台等未统计。)

另据时代财经的不完全统计,ADC赛道交易量也超过20笔。从交易数量来看,尽管不是创新药领域License-out的Top1,但超10亿元交易额的药企多在ADC领域内,出售权益的企业包括映恩生物、翰森制药(03692.HK)、百利天恒(688506.SH)等,合作方则不乏百时美施贵宝、辉瑞、卫材、葛兰素史克、阿斯利康等跨国巨头。

当下正值生物医药行业寒冬,新药研发面临的变数不定,无论是投资人还是药企都会非常谨慎。但可以肯定是,好的赛道依旧人头攒动。

“未来一年,国内的ADC赛道依旧会很卷。”浩悦资本资深合伙人李逸石对时代财经感叹道。

巨额交易频出

ADC由毒素、连接子以及单抗所组成,通过单抗将毒素递送至表达肿瘤相关抗体的靶细胞来扩大毒素的治疗窗口。

和铂医药(02142.HK)创始人王劲松告诉时代财经,“ADC药物结合了抗体的靶向性和细胞毒性药物的杀伤性,有望提供更有效、更安全的癌症治疗方案,因此也被称为‘魔法子弹’。”

ADC概念最早于20世纪初期提出,于2011年第二款ADC产品Adcertris获批后进入平稳发展期。2022年,由阿斯利康与日本第一三共联合开发和商业化的独特设计靶向HER2的ADC药物德曲妥珠单抗III期临床数据公布,结果惊艳四座,其更一度被业内视为领域内的“超级神药”。

德曲妥珠单抗的出圈犹如一剂催化剂,ADC迅速成为“当红炸子鸡”,随即迎来爆发性发展。

时至2023年年底,ADC赛道热度依旧未减。

12月22日,第一三共和默沙东宣布,ADC“新秀”HER3-DXd的上市申请已获得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受理并予以优先审评,其适应症为既往至少接受过两种系统治疗的EGFR突变型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

这也是首款申报上市的HER3 ADC产品。就在获得优先审评的2个月以前,默沙东与第一三共已经就这款产品达成了合作协议,默沙东以支付220亿美元的总交易额获得该产品及另外两款ADC在日本以外的全球开发和商业化权益。

就在上述交易公布的两天前,12月20日,翰森制药(03692.HK)发布公告称,其全资附属公司上海翰森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与葛兰素史克(GSK)订立许可协议,GSK将获得开发、生产及商业化HS-20093的全球独占许可(不含中国大陆、香港、澳门及台湾地区)。

HS-20093是一款新型B7-H3靶向抗体药物偶联物,由全人源化的B7-H3单抗与拓扑异构酶抑制剂(TOPOi)有效载荷共价连接而成,正在中国进行多项用于治疗肺癌、肉瘤、头颈癌及其他实体瘤的一期和二期临床研究。

根据许可协议并按照其中的条款及条件,翰森生物将收取1.85亿美元首付款,并有资格就该产品收取最多15.25亿美元的相关事件达成时的里程碑付款。该产品商业化后,GSK还将就中国大陆、香港、澳门及台湾地区以外的全球净销售额支付分级特许权使用费。

12月15日,和铂医药也发布公告称,其全资子公司诺纳生物与跨国医药巨头辉瑞刚刚完成收购的公司Seagen就HBM9033(即间皮素抗体偶联药物)的全球临床开发及商业化订立许可协议。根据公告,HBM9033于2023年8月获得美国FDA批准进行临床试验,用于治疗晚期实体瘤。此外,诺纳生物将收取5300万美元预付款和近期付款,以及最高达10.5亿美元的里程碑付款,并有资格从净销售额中获得分级特许权使用费,最高比例可达高双位数。

但12月最亮眼的交易,非百利天恒莫属,高达84亿美元的交易额直接刷爆医药圈。

12月12日,百利天恒发布公告称,12月11日,其全资子公司SystImmune,Inc.(下称“SystImmune”)与百时美施贵宝(下称“BMS”)就BL-B01D1(EGFRxHER3 双抗ADC)项目达成了独家许可与合作协议。

这是中国第一款成功“出海”的双抗ADC。根据合作协议,双方将合作推动BL-B01D1在美国的开发和商业化。SystImmune保留BL-B01D1在中国大陆的开发、商业化权益,同时负责中国大陆的生产,并生产部分供中国大陆以外地区使用的药品。BMS则独家负责BL-B01D1在全球其他地区的开发和商业化。

百利天恒还在公告中表示,SystImmune与BMS 将共同分担 BL-B01D1 全球开发费用,以及在美国市场的利润和亏损。SystImmune 也将通过其关联公司保留 BL-B01D1 在中国大陆的独家开发和商业化权利,BMS 将从中国大陆的净销售额中获得特许权使用费。在美国和中国大陆以外,SystImmune 将从净销售额中收取分级特许权使用费。

这一协议生效后,BMS将向SystImmune 支付8亿美元的首付款,和最高可达5亿美元的近期或有付款;达成开发、注册和销售里程碑后,SystImmune将获得最高可达71亿美元的额外付款。这笔交易的潜在总交易额最高可达84亿美元,一举刷新了中国ADC新药“出海”的交易金额纪录。

下一年继续“卷”?

层出不穷的交易,将ADC赛道推向了“卷王”的行列中,无论是老牌药企,还是Biotech新势力,均将其视为兵家必争之地。

据智慧芽新药情报库显示,在中国开展的ADC药物临床试验超过1000项,涉及药企超过百家,中国俨然成为了ADC新药研发的高地,跨国药企也频繁在中国“扫货”ADC管线。另根德邦证券统计,2021年-2023年5月,国产ADC出海交易金额已经超过200亿美元。

李逸石对时代财经表示,ADC是系统化的创新,它由抗体端、药物端和linker(连接子)三部分组成,任何一个单一维度的创新都不一定能说明ADC产品是最优的,因此这类产品的研发非常考验Biotech创新药企系统化创新的能力,这也意味着做出一个好的ADC产品是非常难的,交易额也自然会水涨船高。

“相比于小分子药物,ADC产品的系统化创新使得其代际差异和迭代能力更强,有能力在老靶点的基础上做出更优秀的分子。但这是小分子或者其他传统药物形式很难做到,就算可以做出更优秀的分子,其所耗费的研发时间可能会更久,也可能需要用更大规模的临床实验才能证明其价值,商业回报的价值和确定性就有限了。”李逸石说。

交易火热的另一面是,ADC赛道内卷加剧,“退货”现象时有出现。

曾在2022年与默沙东就数款ADC产品达成超百亿美元交易额的科伦药业(002422.SZ),2023年遭遇变数。10月23日,科伦药业发布公告称,其控股子公司科伦博泰于10月21日收到默沙东的正式书面通知,决定终止两项临床前ADC药物的合作。

收到“退货”通知的不只是科伦药业一家。2023年11月,百济神州(688235.SH;06160.HK;BGEN.US)的合作伙伴Zymeworks也表示,重新获得了一款HER2双抗ADC的权益。

“退货有很多方面原因,一方面在药物的有效性、安全性没有达到预期,致使药物产品力还不够;另一方面,如果产品的数据不好看,渠道能力又缺乏竞争力,那么产品的未来商业化之路会非常坎坷,这时候药企则会考量花费的时间和金钱成本去海外申报临床是否能和预期匹配。如果不匹配,可能就不做了。”医药行业资深人士刘均(化名)告诉时代财经财经。

特别是当下,于整个生物医药行业而言日子并不好过。E药产业研究院执行院长杜臣告诉时代财经,“2021年下半年以来,创新药就开始资本震荡,而到了2022年,Biotech创新药企的日子就比较难过了。直至2023年,医药寒冬已经波及到CDMO行业,影响到了新药申报;从下半年来看,申报数量正在急剧减少。未来的不确定性太大,看不到底。因此,如果有药企来问我投资建议,我都会告诉他们,未来两三年投资方面需要尽量谨慎,先活下去才能有发展机会。”

在这种背景下,即便是最火赛道之一,药企的选择仍会慎之又慎。而要想做好ADC产品的商业化,前提是选好产品。

李逸石告诉时代财经,用简洁的话来讲,一个有潜力的ADC项目,要具备比较创新的靶点、极强的分子设计和企业是否具备创新的实力,“这些均不可或缺”。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

国内临床试验超1000项,全球交易升温,2023新任“卷王”ADC何以狂飙?

我的快乐小窝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国内临床试验超1000项,全球交易升温,2023新任“卷王”ADC何以狂飙?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国内临床试验超1000项,全球交易升温,2023新任“卷王”ADC何以狂飙?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